在前一份工作時,我是個剛轉職成後端的 Junior Back-End,公司組成是 3 位 Back-End,2 位 Front-End,1 位 Andriod, 1 位 IOS,1 位 PM 所組成的小型新創公司,當時不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會有 2 位 Senior Back-End 會頂著。
從去年鐵人賽結束後加入了新的公司,這時公司的總成員高達 130 人,同時運行著數個專案,此時我負責的專案團隊由我、PM、Web、IOS、Android、Design 共六人所組成,而這時我也變成了該專案資歷最深的工程師。
此時已經不像以前有 2 位門神可以替我把關,整個專案的走向、系統的設計、各個端點的串接很大部分都變成由我來主導,所以不能像之前純粹當個碼農有需求來就開發這麼簡單,此時接手的專案已經有大約四年的歷程,經歷了五六七八手的工程師開發及維護過,所以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開發風格,有些部分是非常物件導向的開發,也有直接 500 行 Code 直接做完整個功能的開發方式,當然也不乏有打開 Code 根本看不懂在寫什麼的狀況發生。
加上整個公司 Back-End 成員約有 20 人,各式各樣的想法可以激烈碰撞,以及面試時可以自由參加的制度,讓我有機會跟更多的工程師接觸,自然而然地對於工程師的程度有了區分,也正好藉著新一屆的鐵人賽來記錄一下這一年的所見所聞。
這次的內容會紀錄有關 Back-End 工程師的程度區別、主觀的好 Code 及壞 Code、很多的面試及被面試的經驗、自我的技術成長、各端點之間的合作經驗以及些許的實戰經驗,那就明天見吧。